“年會在惠州已經開了四年了,今天終于回到廣州,這也算是一個突破。從一個三線城市逐步向重點區域的一線城市靠攏。”2013年2月1日方直集團2013員工總結大會上,集團董事長陳專先生用“突破”兩次作為本次講話開場白。在將近兩個小時講話中,陳董事長從現行中國經濟情況、行業總體狀況判斷、方直所在區域狀況判斷、現狀的方直與未來的方直四個方面進行了總結,與現場三百多名同事分享了行業信息及方直未來的規劃。
現行中國經濟情況:利好與利空并存
現行中國經濟情況,陳董事長認為利好與利空并存,十八大以后新一屆政府發展經濟展望、改革和城鎮化紅利、GDP發展慣性、美國經濟復蘇這四點都構成利好的四大要素,同樣,利空也是存在的,歐洲經濟的不確定性和中國國家安全受到挑戰,國際環境有了不確定性都是利空的因素。
“今天陳淮教授說十八大跟房地產無關,因為他研究的是宏觀經濟,我做的是房地產行業,(我認為)十八大肯定與房地產有關。(我預測)2018年CDP總量翻一倍,2018年人均財富翻一倍,CDP復合增長率是7.7%,目前CDP總量接近50萬億,這個基數不太容易增長,未來給十八大指明了方向——這屆班子將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。一屆政府班子與一個企業相似,我們成立一個分公司派一個總經理過去,這個總經理跟他的團隊強調要出業績,同樣,新上任的政府機構也要給老百姓出‘業績’。也就是說,十八大后政府發展經濟的展望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是利好。”
行業總體狀況:2013年優于2012年
對于行業總體狀況的預測,陳董事長用一句“總體來說:2013年宏觀經濟、行業現狀、政策支持及外部環境優于2012年”來概括,市場穩中上揚,地價有提升,消費者信心指數提高,去庫存率進一步好轉,城鎮化建設推動需求,金融政策穩中帶松等因素都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。
2011年年會時,陳董事長曾預測2012年情況,上半年情況可能會不好,下半年會好。這兩個觀點在2012年基本被證實,2012年6月份時已經好轉。集團2012年取得不俗成績,這與公司領導層對經濟情況把握,及時調整布局戰略有著莫大的關系。
現狀方直:深耕惠州 開拓廣州中山
28億,2012年方直交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,對于現狀,陳董事長依然很謙遜,對于惠州、廣州、中山的分析更是深入透徹了然于心。
方直成長于惠州,對于惠州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,陳董事長的一位朋友曾在公開場合開玩笑地說過:“2006年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,陳董事長去惠州看了一塊地,覺得有可為。”這塊地便是后來的山水華府,這個項目拉開了方直開發房地產的序幕。對于今年的惠州市場,陳董事長表示盡管供應量過大、價格上漲動力不大,成交量可能低于2012年882萬㎡,但也會在750萬㎡左右。作為方直主戰場的金山湖板塊,隨著三環路主干道全線通車、金山公園二期交付、三環路綠化升級,備受關注,進一步發熱。今年方直將繼續發力惠州,君御二期、瓏湖灣三期、城市時代在售,今年五一將推出君御三期,七八月份瓏湖灣東岸一期,十月份瓏湖灣東岸二期也將推出市場。
芙蓉墅作為方直進軍廣州的首個項目,將成為方直產品第三次提升,集團傾注大量心血在這個項目上,但陳董事長也坦言,相對于花都,南沙、蘿崗和珠江新城金融區對于方直來說更具吸引力。
許多開發商對于中山又愛又恨,地價不低但房價卻不高而且競爭激烈,輕易不會進入。對于是否進入中山,公司內部也曾出現過不同的聲音,但由于看好中山發展潛力,方直還是去了中山,為其在珠三角布局畫下重要的一筆。
未來方直:鞏固住宅領域,拓展社區商業
兩年前陳董事長說,不在乎企業規模但要做一個讓同行敬重、讓消費者認同的企業,這個理念非但沒有變化,更有新擴展,對于未來,他提出了六點規劃:
一、 珠三角跨越性發展策略,在已在條件地區(惠州)加大市場占有率。積極拓展目標區域城市,在廣州等一級城市發展商業和住宅;
二、 用三年時間以利潤換取規模,迅速形成多城市多項目開發,短期內占有可持續發展項目和落地有潛力城市;
三、 鞏固住宅領域,拓展社區商業,加大持有物業,培育好種植業;
四、 將初步具備培育條件的方直地產、方直環境上市培育工作進一步有計劃有步驟推行,階段性完成一些工作指標, 爭取2015年至少有一家公司能上市報批。擴大在資本市場的集聚力和影響力;
五、 加強企業制度,流程的優化管理,進一步建設專業素質強的高效管理隊伍,將強企業文化建設,品牌建設推廣;
六、 為客戶創造價值,關愛員工,與合作方共同成長,共同分享企業成果作為企業長期理念落實和推廣。(文/集團人力行政中心)